“农,天下之大业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科技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绿色表达”。
毗邻水城新津西河生态本底,
打造乡村振兴“公园式”的
农博科技创新孵化基地。
今日
由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打造的——
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全面投建。
6月29日上午,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揭牌仪式举行,项目以“创新创业跟党走”为主题,打造以“一园一带一基地”为核心、以西河沿岸水系为生态本底的乡村振兴“公园式”农博+科创孵化品牌。
新津区委书记唐华,区委副书记、区长钟静远,区领导张艳、王胜出席活动;成都新谷投资集团董事长王明新,总经理高潮,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总经理黄统出席活动。中国农业大学、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等农业+科技领域的代表、四川颐山院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农旅企业代表以及部分服务创业人的科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及配套企业代表参加。
老牌孵化器“上新”
打造高能级农博+科创孵化基地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据了解,此次“上新”的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是天府新谷基于已建园区新津海峡科技园的“基底”上,全新规划建设的高能级农博+科技创新孵化集群项目。在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百余亩创新土地上,将以新建、升级空间等方式,形成逾5万平米的高能级创新载体,打造西部一流、全国领先的集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试、量产、交易、培训、实践为一体的农博领域专业科创社区。
“农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农业发展的重点。紧扣天府农博园的整体规划,我们将在技术创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领域精深着力。”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总经理黄统表示,在园区“一园一带一基地”规划体系之中,“一园”是指打造公园城市生态型科技孵化园,“一带”是环天府农博园创新创业创智带,“一基地”是农博+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育基地。
在该规划体系下,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除了打造专业化创新创业全孵化链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之外,还将通过校院地合作、国内外机构合作等模式,规划建设垂直细分领域的农博+创新实验室、现代农业产业化共享平台,努力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企业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专业服务。
望山见水留乡愁
打造乡村振兴“公园式”农博创业
新场景
新津西河畔,天府农博园核心腹地,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正加速升级建设。“新津是公园城市的‘超级绿叶’,有着川西农耕文化的印记”,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设计机构负责人介绍,园区设计将用好西河沿岸水系的生态本底,打造一个望山见水留乡愁的“公园式”农博+创业社区。
沿着西河水系,步行数分钟便可抵达沿河天府绿道;河流环绕,在河畔创业的共享空间里,激发碰撞创业灵感……在现场效果图上看到,已完成规划设计的沿河创新创业空间,采用了川西平原“老成都”风味的青砖细瓦风格,辅以简约通透式新型材料,全景呈现创业场景、美学场景的交融相生。
“用好生态本底,将让这里打造成为双创‘第四城’的乡村振兴‘公园式’创业新场景”。黄统介绍,按照一年成型、三年成势的时间进度,这里将全力打造成“在乡村间创新、在公园里创业”的新场景新体验。
在园区规划建设的同时,天府新谷农博孵化园已启动创新资源集群对接工作。眼下,以荷兰、日本等欧洲、亚洲国家,以及长三角城市群为重点,将启动农博+载体能级提升计划、农博+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农博+双创场景赋能计划、农博+新农人教育计划,将新谷农博孵化园打造成天府农业博览园科创技术聚集地、双循环成果转化地、双创场景呈现地、农业人才培育地,成为天府农业博览园创新、创业、创意的新名片。
一年成型 三年成势
新谷农博孵化园开启
更高质量乡村振兴新征程
“今年,站在14年前相同的坐标,我们开启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乡村振兴行动。”揭牌仪式上,成都新谷投资集团董事长王明新有感而发,作为一家本地创立的老牌科技孵化器,从2007年入驻新津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至今,天府新谷扎根新津已有14年。
他讲到,揭牌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天府新谷集团正式启动农博孵化园建设,开启打造国际知名、国内领先农博孵化知名品牌的新征途,并定下了“一年成型,三年成势”的发展目标。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天府新谷将整合集团“三网一枢纽”的国际孵化创新资源,全面引入到新津项目的建设发展中来。
黄统在推介中详细介绍了新谷农博孵化园的未来“蓝图”。根据规划,将通过“五大行动”,实现“五链合一”融合发展,构建“一园一带一基地”的新格局。
“新乡村产业区别传统的农业或农旅模式,应该是一产业、二产业和三产业叠加,互相赋能,而且具有新经济产业特点。”交流环节中,新津文旅集团董事长谢留生也谈到了对于新乡村产业未来是何形态的思考。他认为,未来的新乡村产业模式将是一种创新的形态,以乡村场景,使农业、商业、旅游、文创、体育休闲、科普教育互相融合,赋能新乡村产业。
此次新谷农博孵化园的开建,将对园区企业带来哪些利好?园区企业四川中地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华看到了机会,“升级为农博孵化园,对我们公司来说,将大大加快建设闭环示范工程的计划。”
四川中地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厨余垃圾与废弃油脂资源化研究,利用黑水虻解决餐厨垃圾、过期食品、食材边角料等有机废弃物,黑水虻转化餐厨垃圾率高达100%,且同时获得高产出量的高蛋白幼虫,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
“从有机废弃物到肥料,再到田间地头,这是一个闭环。目前,我们正在计划设立一个闭环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的示范效应,带动周边乡镇的种植户、养殖户进行生态种植和养殖。”王金华讲到,新谷农博孵化园的此次升级,将极大促进闭环示范工程的建设尽快提上日程,“我听了新谷农博孵化园的推介中,‘建设垂直细分领域的农博+创新实验室、现代农业产业化共享平台’的规划和我们的想示范工程可说是非常契合!”他认为,新谷农博孵化园的升级,也将为园区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