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诺亚方舟,承载着发展记忆的闪光点与时光线。
5月29日,上海浦东新区秀浦路2388号火炬众创孵化博物馆,亮相开馆。
200余件馆藏展品,凝聚30余年科技孵化事业的中国创新故事。在“四川成都籍”展品中,一份收录入馆藏的天府新谷2020年1号文件,回放了老牌孵化器天府新谷,与园区创业企业们携手战疫,为企业减免近千万元载体租金共克时艰的记忆。
200余件的馆藏物中,来自成都的馆藏物约有10件左右,这些“成都籍”馆藏物的背后,分别是一个个关于成都众创空间、孵化的“龙门阵”。
位于三楼的博物馆展示区中,收藏有一份由天府新谷创始人王明新在2020年2月24日签发的2020年1号文件。
这是一份名为“新谷集团助力天府新谷园区中小微民营企业复工的通知”,通知决定响应复工复产的号召,向园区中小微企业伸出援手,共渡难关,对入驻新谷园区的企业,免缴2月份全部租金、3月和4月分别减缴50%的租金。
该项与园区创业企业共克时艰的复工复产措施,帮助了园区190余家中小微民营企业,共为其减免了9269417.69元房屋租金,以真金白银助力园区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通过200余件馆藏品客观真实撰写、收藏并记录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史,传播展示了所做的成就和风采。
“这些关于众创空间、孵化器历史的记忆,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结在一起,并给人们一些关于未来的启迪。”范伟军讲到,当前,中国孵化器载体数量全球第一,“现下,我们的任务是高质量发展,从孵化器大国变成孵化器强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不断前进。”